转眼间,当我提笔时,三尺讲台上业已留下了自己十二年的青春。我深深觉得,教书育人,是路漫修远,是上下求索,是日复一日将诚恳投进平凡生活,是年复一年以热忱相助学子进步。作为师者,便行走在这条无涯之路上,无须急急奔跑,也不惘然停滞,只需一路向前就是了。不过,可能有人会问,漫漫长路,如此平淡,即便不倦,何来喜悦?其实,这也是我刚刚踏上三尺讲台时的自问,幸运的是,没过多久我就有了自信的答案——当自己愿意去寻找发现这条教育之路上科研的风景时,一切喜悦精彩,尽皆到来。
当我读罢苏忱所著的这本《与一线教师谈科研》时(以下简称《与》,以免表述繁赘),便又一次沉浸在这样的喜悦之中。这是一种温故之喜,也是一种知新之悦。就如同谈起教科研本身,这道风景于“探寻者”心中熟稔,且常伴常新。犹记得作为职初教师的自己,面对着整日紧张忙碌的备课上课,以及状况频出的课堂,内心着急万分,又苦于无人能来拯救自己,也不知这种日子的最后约期。就在彼时,学校人力资源部的陈红梅老师和她的团队为我送来福音——要不做教科研试试?也许教科研会协助慢慢将眼前这团乱麻解开。对此,我起先将信将疑,毕竟那时候的自己已经是疲于奔命了,哪怕再加一根稻草,也有可能将自己压趴下;可是,若不这样“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许也没有其他法门了。于是,我在自己这张白纸上第一行的位置,郑重其事地写下了“教科研”三个字。没想到这一写就是十二年。除了专家团队予我的悉心引领之外,推动我不断前进的,便是被许多人误解作负担而没有真正认识到的做教科研的好处,那就是“以教促研,以研优教”。《与》中第二讲“教育科研如何避免同质化”中提到的“运用或引用科学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去解决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研究对教育理论进行检验和校正”,就是对此的阐释。于实践中,我认识到,教科研让挡在面前的困惑烦恼都成为暂时的停留,到最后,一切终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对于教科研的认识,在《与》的第一讲中谈到,“单有勤勉踏实的工作态度,把精力全部用于日常教育教学事务,而不注意学习教育理论,不善于总结自身与他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样的教师最终将成为‘机械的知识传递者’”,而“教育科研活动是提升广大一线教师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加速专业化成长步伐的重要途径”。这就是说,教科研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好像非要老学究才能驾驭得了,同时亦并非脱离实际,跟着教育的热点风潮给研究贴上“高大上”的标签——这一点在《与》的第二讲中也提到了。事实上,做教科研就是要从教师的实际教学出发,去发现最鲜活的问题,然后想方设法去调整改变,加以优化,以至于完全解决。从这一点上来说,包括职初教师在内的所有青年教师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现实中这样或者那样的教书育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大大小小交织成了师者的三千烦恼丝,虽经资深教师指点,可那浓缩了岁月精华的理论委实需要自己重新思考研究,尝试落实,才有可能见其效——说到底,这不正是教科研的做法么?况且青年教师有精力、有抱负、有热忱,只要用心去做,即便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也至少能对现实问题进行反思,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问题趋于一个较好的走向,同时,“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的真诚心意也会打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心灵,很多问题便能在师生的齐心努力下有个更好的结果。
回想工作至今所做的课题,无论是历时五年从校级课题升格为区级一般课题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亲情教育的方式与效应的实践研究”,还是“高中阶段师生书信交流渗透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与实践”“高中语文随笔写作指导的研究与实践”“高中议论文写作分阶段提升法的实践研究”,这些课题的诞生,无一不是源自我的教学生活,源自我所面对的一届届各不相同的学生们,在与他们的交集中产生了困惑与问题,促使我去认真面对,而我也在一次次历练中愈发明晰整个教科研的过程。记得当初第一次全然不懂又不学习如何做教科研,没有任何研究过程,只是自说自话查找了各种教育论著而呈上了一篇像大学论文的东西,那种纸上谈兵后来逐渐被一套正规严谨的教科研过程所取代,先将经过思考分析后的教学实际问题确立为课题,写完开题报告并在论证之后再正式进入研究阶段,从行动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面多管齐下,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合理的做法,最后把研究过程、实践效度和感悟等组织成研究报告。
这一过程也在这本《与》中十分清晰地呈现了(目录便是按此过程设计的),可以说它是一本一线教师做教科研的入门书。现在一部分教师因为年轻而颇有好高骛远之气,又大略根基不深,最后也较难取得成功,所以不能小看这样的基础性研究指导,因为夯实基础是通向解决问题的关键。譬如在第九讲“用行动研究弥补研究与应用间的脱节”中,作者谈到“当第一步行动实施一个阶段后,就需要对行动结果进行适当的监控和评估,对获得的结果进行思考、反省和讨论。如果发现设计的目标出现误差,就需要重新设计你的行动目标;如果发现行动步骤不够合理,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设计行动步骤,在此基础上调整你的计划,进行第二步行动”——看似简单的“行动”二字,却是纸上谈兵远不能及的,是教科研能够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也是投身于教科研的千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痛并快乐着”的真实写照。
随着对教科研认识的逐步深入,我认为我们如此全力以赴做课题的目的,其实不止于自我的“以研优教”,也不止于得到同行与学生的肯定和称赞,而是应该考虑如何将得来的小范围成果加以应用与推广,使更多师生受益,转化成改变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某种情况或问题的欧洲杯买球平台官网的解决方案(当然,在此操作过程中依旧要运用行动研究,根据情况的差异性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实践效果)。这一点在《与》的第十三讲中,与我心有戚戚——“只有推广和应用,才能使更多的教育同行获得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体验与教育经验,熟悉成果内容,同时使成果产生辐射作用,使教育科研产生共振效应”。当然,不得不说,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我所做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亲情教育的方式与效应的实践研究”和“高中阶段师生书信交流渗透学科育人价值的研究与实践”两个课题都属于德育课题,而德育课题在最后的评价阶段没有明确可以量化的数据,这就导致课题的最终效果在他人看来有“王婆卖瓜”之嫌,而事实上这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德育课题,在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品性涵养方面的作用,是绝不亚于学科教学研究对其知识能力的提升的。也因为无法量化的关系,我发现做德育课题的老师相对较少,更别说较大范围内的应用与推广了。关于这一点,《与》中似乎未曾提及(毕竟一本书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但我不以为这是种遗憾,这或许是做教科研的一种现实困境,需要更多师者一道思考与努力,才能做好这个关于教科研的大课题。
除了在《与》中温故自己走过的教科研历程外,我还于书中品读了作者在研究实践的各环节分享的鲜活案例。除了通识部分之外,还有一些好的做法与细节优化让我眼前一亮,可谓之知新了。而串联起我温故与知新喜悦的,恰恰是作者倾注于书中的认真与诚恳,这种感受同样无法量化,只在两个欣赏教科研风景之人,一次微笑相逢。期待有更多后来者读到这本书,加入到教科研的行列之中,用心为自己平凡的教育之路寻找一道美而有价值的风景,为学生的成长进步留下务实的足迹。
作者简介:
戴文开:上海市金山中学语文教师,金山区“明天的导师”工程骨干教师,金山区高中语文中心组成员,金山区作家协会会员,原上海市作家协会“文学百校行”中学生创作会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