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5日下午,在上海一家大酒店三楼的一间会场,几十名小学校长学员们先分组进行小组交流,半小时后在一名专家的点评中开始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发言。根据自身学校的目前情况和未来发展思考,发言校长们侃侃而谈,同时也道出心中困惑,困惑主要聚焦在“如何在目前学校办学体制和经济条件相对受限的情况下,创设积极而富特色的学校文化?”
尽管每位学员代表发言时间只有5分钟左右,专家也只能给予简短的点评。但整个会场流淌着的开放自由的讨论气息,却触发了学员们深层的办学思考与激情。在这个短暂而充实的下午,学员们和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杭州学校校长、上海市特级教师马骉校长碰撞出了不少办学理念和实践智慧的火花。
案例一
(考虑到案例中提到的学校文化创设思路大都尚未实施,故隐去校名)
**小学副校长:学校位于河畔,因为近河所以学校文化办学愿景设定为:“办一所干干净净的学校,让孩子在纯净的校园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同时,学校致力于营造“恒”和“仁”的学校文化:
恒:提出“持之以恒,才能走向成功”;
礼:想在礼仪教育方面有所创新。
马骉校长点评:重点围绕“干净”把学校文化做好,洁净的校园、内心纯净的师生……以点带面,专注一点深入下去,有时候往往能拓展更多。
案例二
**小学校长:学校1911年建校,校长2012年上任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较好,但很多孩子到了三四年级生活自理能力还不够,卫生意识也不太强。由此,提出学校相关办学思考如下:
校 训:做最好的自己;
办学目标:好习惯成就一生;
此外,校园有一颗140岁龄的香樟树,借此寓意全校师生团结向上,也希望能以此为象征建设香樟课堂体系。
马骉校长点评:有很多学校都在培养学生好习惯上用力,那么**小学识别度在哪?上海近些年创建新优质学校非常成功,这些学校生源都很一般,学校基础也都不算好,但都做出了各自的亮点。比如上海市虹口区柳营路小学,这是一所典型的民工子弟学校。孩子放学回家后学习环境是很糟糕的,有些班级老师在打开孩子家庭作业本时,居然发现没有一本是干净的,开始时老师们抱怨连连。然后校长让老师们去调查原因,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家里没有专门的书桌。基于此校长提出“培养一个好习惯的新上海人”,让学生放学后留在学校里完成作业。由此学生作业面貌焕然一新,学风也为之改观。学校也因为这个亮点成效明显而入选上海
案例三
**小学校长:学校位于全国有名的革命先烈集中营附近。其中百分之二十的留守儿童,百分之十七为民工子弟。目前计划把学校培养目标设定为“用红色教育滋养绿色生命”,再以此建立学校的课程体系。
马骉校长点评:需要把红色教育现代化,不能用太说教的方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注意把“红色教育”和“绿色生命”分别凸显出来。
案例四
**小学校长:目前学校文化的设计思考——用美德教育来润泽心灵,以礼为友,以品养正,……生命灵动;
学校文化建设路径:以校园环境为基础,以诵读经典为特色……
学校文化向学生家庭和社会进行辐射,实现美德教育的传承。
思考:学校有四条路径,有魂有体,但学校文化还不够落地,反思如下:
1、评价体系可能还不够系统化;
2、师资的培养上,教师缺乏主动积极性;
3、课程的开发上尚缺乏相应策略。
马骉校长点评:学校文化营造必须的几点:
1、目标价值观要明确;
2、办学定位要清晰;
3、办学的校训或理念中,一定要有明确的育人目标;
4、表述方式要通俗易懂,让儿童都能听得懂。
例如全球闻名的英国伊顿公学,办学的教育理念是“绅士教育”,“绅士教育”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有健强体魄,德行、智慧、礼仪及学问集一身的实业家(学者)。为了培养这些品质,体育运动成为伊顿的首选。学校认为“体育第一、学习第二”,体育的本质也是人格教育。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不仅锻炼了强健的体魄,而且在体育场上培养的自信心、团队合作、纪律性,更是造就了20名英国首相、37名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获得者和无数社会精英。
案例五
**小学校长:学校17个老师,6个班,300多学生。目前学校每个学生都会骑独轮车,独轮车运动进行了8年,学生在课间非常热衷于这项活动,在本地市也有一定的影响;空竹运动也是学校一大特色。困惑是目前学生能带动,但教师担心安全隐患一时带动不了。
校风是“会学、会玩、能说、能干”,期待学生做到认真听讲,认真作业,用心运动、用心阅读。
校训是“好好学习、天天进步”。依照校训建立学生成长卡,致力于培养自信、快乐的学生。
马骉校长点评:这是不普通的校长办不普通的学校。希望持之以恒做下去,每天进步一点点,能结合儿童需求特点的办学,最终也能得到更大范围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