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8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了以“生命永恒,教育永恒——于漪·成尚荣·李政涛共话基础教育改革70年”为主题的“大夏教育·高端论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政涛在会上做了主旨发言,从凝聚“社会教育力”和树立“中国自觉”的双重角度,为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路径。
01
我今天站在这里,首先要表达的是敬意,是致敬。
我要致敬周国平先生。30年前,他的《人与永恒》引发了、催生了今天的《教育与永恒》。周国平先生他的思考和言说让我确信:
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我们都不能缺少对教育,对人生,对生命成长的哲学思考,哲学永远与我们同在,它永远不可替代。
哲学不是知识,也不只是一门学科或者学问,哲学就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我要致敬我的博士导师叶澜教授,我的硕士导师吴秀娟,我要致敬从小到大教育过我的老师们,在第35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这些老师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程度上,铸就了我的人生,帮助我写成了这本《教育与永恒》。
我要致敬因为这本书而与我结缘的读者朋友们,我始终认为:
阅读是一种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召唤和相互应答,作为作者的“我”和作为读者的“我”就建立起了关系,我们就结缘了,我们因此结成了“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
我要致敬华东师大出版社,致敬华东师大出版社的“大夏书系”,刚才雷校长所做的中肯的评价,我非常认同。
我经常说,因为有了华东师大出版社,因为有了“大夏书系”,中国的教育学不一样了,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不一样了,因为有了“大夏书系”,中国教师的精神生活、精神世界和精神宇宙跟过去不一样了。
我还要特别要致敬我们的于漪老师和成尚荣老师,尽管他们的人生经历、教育经历、职业经历不同,但是他们在很多方面极其相似,非常的神似。
这种神似可以概括为“正大光明”,他们都是正大光明的人民教师。
02
所谓“正”,他们都有正气,浩然正气,他们的思想中有正气,行动中有正气,言说和表达中有正气。
刚才我们听了于老师的发言,成老师的演讲,我强烈感受到他们的正气何其的充盈充沛和充实,他们还有“正道”,追寻教育的正道。
在于老师那里,正道就是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要教会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最大的宝贝。在成老师这里,儿童研究就是教育研究的正道,儿童文化研究应该位于教育理论研究的前沿。
所谓“大”,他们都很大气,他们心中装的不只是教师自己,不只是教材、教参、课标,他们心中装的是学生,装的是儿童。
他们眼里不只是自己的学科、自己的教室,自己的校园,他们眼里有国计民生,有我们的中国,有我们的民族文化。
在他们心中装的不是育分,而是育人,是人的质量,装的是立德树人。
他们有大爱,爱学生,爱教育,爱课堂,爱我们的中国与中华民族,因为有这样的大气大爱,他们有了“大志向”和“大气象”,他们是有大志向大气象的人民教师。
所谓“光”,他们都是自带光芒的明灯,刚才于老师和成老师都提到了明灯,其实,他们自身就是一盏明灯,不仅照亮了自己的生命,也照亮了很多老师的生命。
这个光明从哪里来?
来自“实”,他们都是实心实意的老师,真实做人,踏实做事,老实做教育。
他们的教育人生,是真真实实、踏踏实实、老老实实的教育人生。
因为这样的实,他们全身心把生命投入到教育,全身心地用生命去歌唱教育,能够用全身心生命去歌唱教育的老师,这样的人有光,这样的人就是明灯。
所谓“明”,就是明事理,明教育的事理,明生命的事理,明生命成长的事理。
“明”从何来?
我发现他们两个老师都是有强健的精神力、深厚的教育力和强大的学习力的老师。
无论是九十一岁的于老师,还是七十八岁的成老师,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实践当中阅读、思考、研究和写作,他们身上特别体现了什么叫终身学习,他们就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和标杆。于老师、成老师和刚才成老师提到的李吉林老师,他们都是正大光明的人民教师。
我认为,70年代的中国基础教育、新时代的中国基础教育,能够拥有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时代之福、国家之福,是我们广大教师之福,所以我郑重提议,我们在座老师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真诚的敬意!
03
刚才两位老师的演讲,给我带来很多触动和感法,他们虽然视角不同,但是不约而同落到三个焦点上,第一是“中国”,第二是“教育”,第三是“立德树人”。
受到他们的启发,接下来说说我个人的想法。
我先来谈谈中国。
多年前我们请了美国知名教授一起研究、探讨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他讲了一个观点,他说你们的改革不要总是向美国学习,向芬兰学习,你们不要改着改着,学着学着,把你们中国基础教育的国宝给丢了。
他概括中国基础教育有八大国宝。
例如,中国的教研制度,我们有教研员,我们有教研组,我们有非常独特专业和行之有效的教研制度,我们还有独特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中国的教师培训和研修都非常独特,而且卓有成效。
六年前,我访谈了当代著名的教育学家,德国洪堡大学的本纳教授,在访谈最后,我请本纳教授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学研究提一条建议。
他说,中国正在经历从近代向现代的转型,正处在转型的道路上,但是这种转型不能靠“进口”,你们的转型之路要靠你们自己探索,只有中国才能自己走出属于中国的转型之路,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转型之路。
两名外国教授给我们什么启发?
刚才成老师特别引用了一句话,要扎根中国大地做教育,这提醒我们:
我们要带着中国自觉,自觉建构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中国经验和中国典范,自觉为世界基础教育改革做出中国贡献。
我时常提醒我的校长朋友们,在总结办学经验,提炼教育思想的时候,如何展现出中国文化的基因、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国文化的命脉?
要把当下的教育思想、办学经验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长河里去定位和表达,这是校长的本分和责任。
我也经常提醒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中国”做语文教师,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是要在语文课堂上把我们的汉字之美、汉语之美、中国文学之美展现给中国儿童。
用《诗经》当中“悠悠我心,青青子衿”和“杨柳依依”的温柔之美,用唐诗中那种“明月关山,大漠孤烟,沧海桑田”的浩瀚壮阔之美打动我们的孩子,击中他们的灵魂。
如果一个语文老师,教朱自清的《春》和《荷塘月色》的时候,他不仅是教《春》和《荷塘月色》的写法,他是怎么写出《春》和《荷塘月色》的,他还能教朱自清写出荷塘月色的汉语之美、中国文学之美,对孩子进行中国文学之美的启蒙,这是好的语文老师。
他有中国自觉,有文化自觉,他尽到了于老师所说的中国教师的本分和责任。
我还经常提醒我的学生们,作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始终要把握一个尺度,我们是在中国做教育研究,怎么直面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瓶颈问题,在中国问题的解决中来建构属于中国的理论,建构成老师讲的中国特色教育学。
下面我再来说说“教育”。
众所周知教育是人类各种实践活动中的一种,人类有经济实践、政治实践,还有教育实践,它是独特和不可替代的。
在我看来,教育不只是一种实践活动和实践行为,教育是看问题的尺度,看问题的眼光,如果带着“教育尺度”和“教育眼光”看世界,教育无处不在,它不仅发生在校园、课堂、教室,也发生在机场、飞机、高铁上,发生在博物馆、图书馆、养老院以及商店里。
在日本,有一家蛋糕店,有一天来了个乞丐,手里拿着点钱说:“我要买个蛋糕。”老板把钱接过来,转身在柜子里找了个蛋糕,恭恭敬敬地递给他,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说:“欢迎您下次光临!”
旁边小孙子看到后,很不理解,他对爷爷说:“这只是一个乞丐,你怎么能要他的钱,而且对他这么恭敬,凭什么?他不就是个乞丐吗!”
他爷爷回答说:“他今天到我店里来,是要用钱买我的蛋糕,不是要我的蛋糕,因此,今天,他不是一个乞丐,他是我的客人,他要的既是一份蛋糕,更是一份尊重。”
这番话,这个场景,这个小孙子记了一辈子,这个场景就是对这个小孙子成功的教育,教育他什么才是真实的“教养”。
如同有人所言,对底层的态度,藏着一个人真实的教养。
不只是对于上位者、对于领导很有教养,对自己有帮助的人很客气很有教养,如果对很底层的与自己的利益毫无关联的老百姓依然很尊敬,这才是真正的教养。
所以在这个商店,在此时此刻,教育就在小孙子的精神世界留下了痕迹,产生了作用。
同样,我们今天这么一个会场,其实也是一个教育场,也是一个课堂。当我们听了于老师、成老师的演讲之后,我们的心灵被触动,我们的视野被打开,我们的生命从此发生了改变,“教育”就在这个会场发生了,我们就在课堂里,就处在一个强大的“教育场”里。
所以,教育无处不在,每个角落里都可能有教育的气息,教育的味道和教育的力量。
这说明,教育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把社会的不同力量都吸纳进来,转化为叶澜教授所言的社会教育力和系统教育力。
因此未来的基础教育改革,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由此出现了:
我们怎么把不同的社会中的教育力量汇聚起来,避免它们相互割裂,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对立,成为强大的社会教育合力。
这是当下和未来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教育不仅无处不在,教育也无时不在,当人类诞生的那一天,当我们生命出现的那一天教育就出现了,它始终与我们在座各位的生命同在,所以生命在,教育就在,生命永恒,教育就永恒,这是两者之间永恒的真谛。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通往终身学习的道路上,在继续前行的道路上,我希望拥有三颗心:感恩之心、敬畏之心、期盼之心。
感恩也好,敬畏也好,期盼也好,都有能力和力量,特别是期盼。
无论我们当前的基础教育有多少的困难,多少的障碍,我依然拥有对理想生命的追求,对理想教育的渴盼,对未来真正能够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的期盼。
这个使命,这个责任,这个本分不仅属于我,也属于我们在座所有的老师,让我们为这个伟大的理想、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
作 者|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来 源| “”微信公众号(节选)
编 辑| 上海铭师(铭思)教育